夏斌:中国经济改革亟需顶层设计

《论语·乡党》篇的最后一章有一段文字:色斯举矣,翔而后集。

好恶虽是讲感性情感,但其目的是止于至善,其实质是好善而恶恶。如果七情完全体现理性,感性与理性完全统一,也可以成为四端。

夏斌:中国经济改革亟需顶层设计

[5] 霞谷明确提出主体这一概念,说明人是一个德性主体,这是他对儒学的一个贡献。一团生气之元,一点灵昭之精,其一个生理者,它窍于方寸,团圆于中极,……而其充即为一身,弥乎天地。进入 蒙培元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儒学 霞谷 韩国儒学 德性 。[35] 所谓圣学全体,就是指此而言。[5]《霞谷集》,第319页。

[32]《霞谷集》,第263页。[18]《霞谷集》,第417页。其所知觉者,不是别的,就是心体之性及其发用之情,而情感是知觉的最真实的内容。

在人则为仁、义、礼、智四德,而仁包四德。心之全体妙用,就是心之性情,以性为全体,以情为妙用,而虚明知觉贯穿其间。问题在于,如何使本心廓然之体能够全部实现,即全其本心廓然之体?朱子提出即物穷理的方法,于是显出所谓理学与心学的区别。因为用这种天人、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很难概括朱子的心学思想。

如果是这样,所谓心就只是知觉作用之心,而所谓性亦无以见,性情不能统一,心与情、性亦不能合一。《中庸》又说: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

夏斌:中国经济改革亟需顶层设计

因此,他不同意性体而心用之说。能所皆在主体性之中,合而言之,即德性主体。今不暇别引论据,但以吾心观之,未发而知觉不昧者,岂非心之主乎性者乎?已发而品节不差者,岂非心之主乎情者乎?心字贯幽明、通上下,无所不在,不可以方体论也。浑沦的意思是生理和生气即天地之大德与天地之气、仁理与恻隐之心浑合无间,从整体上说生即仁。

这种创造,不仅具有存在意义,而且具有价值意义,所谓元者善之长也,就说明,天地生物是有目的性的,其目的就是善。天地以生为心,而人以仁为心,仁与生是生命与价值创造的内在目的性的关系。旧看五峰说,只将心对性说,一个情字都无下落。人之情,本但可以为善而不可以为恶,则性之本善可知矣。

程颐强调体用性情之间的区别,体用自殊,安得不为二乎?即认为性与情是两个东西。……要之,千头万绪,皆从心上来。

夏斌:中国经济改革亟需顶层设计

朱熹有道德本心之说,即心即仁说。一是兼,是从存在上说,指心兼体用性情,一心兼而有之。

是则天人性命岂有二理哉? 朱子所说的大本,与象山所说的大本,并无不同。但是,从创造生命的意义上说,它就是主体,有自身的内在价值。这些说法,与程颢的万物生意最可观、满腔子恻隐之心一样,都是对万物的生命充满了关爱。他的心统性情说,以性为心之本体,但真正体现其性的,是情而不是知,知只起中介、工具的作用,情才是存在本身。否则,仁就是悬空之物。至于心如镜、仁便是镜之明的比喻,就更清楚地说明,仁是心的本然之体,即明德。

在朱子学说中,自然界显然不是人格化的创造主体,而是天道自然流行的过程,是无所为而为者。心统性情的统字有二义,一是心兼性情,一是心主性情。

朱子之所以强调情字要有着落,就因为只有确立情感在心灵中的地位,才能说明道德理性的存在问题,即由情而见性,否则,所谓性体就是悬空之物而其存在及其价值意义不明。自然界处在生生不穷的生命创造的过程之中,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界的创造物。

这里说得十分清楚,不需再加解释。今直以性为本体,而心为之用,则情为无用者,而心亦偏于动矣。

以人之生言之,固是先得这道理。达者通达之意,就是说,情感才是通行天下的大道。仁,鸡刍初生可怜,意与之同,意思鲜嫩,天理著见,一段意思可爱,发出即皆是。心统性情说是朱子心之体用说的核心内容,也是其心性说的实质所在。

朱子之所以高度评价这两句话,是由于前者从心体上说性(理),表现了理性主义特征。世间何事不系在喜怒哀乐上?……即这喜怒中节处,便是实理流行,更去那处寻实理流行?因此,一定要从情上见性,也要从情上见心。

达道者,循性之谓,天下古今之所共由,道之用也。所谓心字贯幽明,通上下,无所不在,不可以方体论,既是从功能上说心,也是从存在上说性。

就人心而言,以恻隐之心为生道,既说明其存在意义,又说明其价值意义,是存在与价值的统一。且如程先生言:仁者,天地生物之心。

心兼体用而言,性是心之理,情是心之用。如果专以心为已发而以情为达道,则是心外有情而心的存在之义不明,心的存在之义不明,则其本质与价值意亦无从说起。统,如统兵之‘统,言有以主之也。朱子根据《中庸》的大本、达道之说, 提出道之体用说,以道之体为性,以道之用为情,也是从心上说的,性情之德就是心德,其中,性与情是不可分离的。

兼者兼备的意思,不是兼顾的意思。事实正是如此,心(即情)无有不动之时,因此,性亦无有无情之时。

人的喜怒哀乐之情,尤其是恻隐等道德情感,及其好恶之情,直接决定人的价值选择。但存在不是静止不动的实体,它就在流行之中,所谓流行周遍而妙用无不在,就是从功能上说,情是表现性的,知觉是实现情的,这就是心统性情之说。

仁是本心之全德,生—心—仁的思维模式,代表朱熹心说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,特别强调从爱上说仁,反对离爱而言仁。这是天地自然界的最根本的功能,也是自然界的存在样式:以其功能显其存在。

蜘蛛池搭建飞机@seochaoren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